《儒林外史》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
莫忘少年志,逐梦新时代
——读《儒林外史》有感
初2212班 肖雅恬
指导老师:刘婷
于文学的浩瀚烟海之中,《儒林外史》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,以其入木三分的刻画,生动展现封建科举时代知识分子的百态人生。静心品味,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深深触动着我,也促使我对梦想、时代以及个人的前途,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。
范进索名,冲破科举枷锁
初踏入《儒林外史》构建的世界,范进的形象便牢牢吸引住我的目光。他出身贫寒,却一头扎进科举的漫漫长路,艰难跋涉长达三十载。“蛟龙未遇,潜身于鱼虾之间。君子失时,拱手于小人之下。”这无疑是范进前半生的生动写照。在一次又一次落第的沉重打击下,他对科举的执着却从未动摇。这份执着,源自他内心深处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,毕竟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,科举几乎是寒门子弟打破阶层壁垒的唯一希望
图片
在周围人眼中,范进的坚持近乎愚昧。然而,若能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,便能深切理解他的无奈与心酸。他所处的社会环境,世态炎凉尽显无遗。亲人的嫌弃、乡邻的轻蔑,如冰冷的利箭,不断刺痛他的心。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,在黑暗中苦苦坚守,终于迎来中举的那一刻。可长期的压抑与过度的渴望,让这份突如其来的成功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,啼笑皆非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严重扭曲。范进的经历,是那个时代无数寒门士子的悲惨缩影,也是他们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真实写照。
古今才俊,点亮梦想征途
尽管科举制度已成为历史的遗迹,但追求梦想的伟大精神却如同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,在岁月长河中代代传承。回望历史,司马迁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,忍辱负重,发愤著书,最终铸就史学巨著《史记》,让历史的光辉穿透岁月的重重迷雾;李时珍不畏艰难险阻,踏遍千山万水,亲尝百草,耗尽毕生心血著成《本草纲目》,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;鲁迅身处风雨如晦的旧中国,以笔为武器,凭借《狂人日记》等诸多作品,奋力唤醒沉睡的民众,成功开启中国白话文的崭新篇章。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,为了梦想全力以赴,绽放出令人敬仰的耀眼光芒。
图片
着眼当下,在新时代的汹涌浪潮中,追梦者们同样展现出非凡的风采。我国航天人勇克诸多技术难题,推动航天航空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,从“神舟”飞船一次次成功飞天,到“嫦娥”顺利揽月,再到“天问”开启火星探测之旅,每一次巨大跨越都凝聚着他们对梦想的坚定执着;科技精英们潜心钻研,新一代AI技术DeepSeek的问世,震惊全球,有力推动人类向智能时代大步迈进;动画创作者们深度挖掘传统文化,《哪吒2》的上映,凭借精彩的画面和动人的情节,让世界领略到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,也使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。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,是无数追梦者辛勤挥洒的汗水与智慧结晶,他们以梦想为指引,努力前行,不负美好时光。
青春焕彩,扬起时代风帆
陈独秀先生曾满怀激情地赞颂青春:“青春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。”身处新时代的我们,正拥有这无比宝贵的青春年华,同时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。
我们应从《儒林外史》中充分汲取精神力量,以古人为榜样,时刻铭记少年时立下的凌云壮志。要志存高远,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紧密融合;要砥砺自我,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,毫不退缩、永不放弃;要不忘初心,始终牢记自己的追求与使命;要奋楫笃行,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,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勇前行。以璀璨星辰为指引方向的灯塔,以炽热骄阳为前进的动力源泉,扬起青春理想的风帆,在新时代这片广阔无垠的海洋中乘风破浪,奋勇远航。
图片
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青春时代,让我们坚定地奔赴与梦想的约定,以拼搏奋斗的姿态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生命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